在新时代的思政课建设中,围绕西柏坡高质量开好讲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当前思政课建设的首要政治要务,更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
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伟大的精神价值。西柏坡精神诞生于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集中体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体现了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胜利者图强自律的精神。这种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为开好讲好这门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和生动的教学素材。
要在讲 “准” 上下更大功夫,积极推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提升思政引领力,必须深入挖掘西柏坡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契合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西柏坡时期的土地改革等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西柏坡时期的 “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指引。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学习 “两个务必” 的内涵和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利用西柏坡的红色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西柏坡精神生动地融入课堂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增强对西柏坡精神的感性认识。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西柏坡时期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例如,在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奋斗精神时,可以以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为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在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奋斗精神,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国家的繁荣发展。
为了更好地将西柏坡精神融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西柏坡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西柏坡精神专题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深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要建立健全课程评价机制,将西柏坡精神的融入效果和思政引领力的提升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方面的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西柏坡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掌握程度和认同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总之,围绕西柏坡高质量开好讲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西柏坡精神的重要价值,在讲 “准” 上下功夫,积极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提升思政引领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